实盘杠杆配资 广东健儿闪耀技能“全运会”,折射人才产业双向奔赴
文 | 钟 颐
9月23日,技能“全运会”完美收官。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,“逐梦中原”的广东代表团,共派出116名选手参加全部106个赛项,交出了金牌14枚、银牌8枚、铜牌9枚、优胜奖80个的亮眼成绩单。
技行天下,赛链未来。作为一项紧密结合现实所需的赛事,每年的技能大赛都会呈现一些新变化,今年更是亮点纷呈。如在国赛项目设置上,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、数字技术、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%,其所对应的领域,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;在世赛选拔项目中,新增的无人机系统、智慧安防技术等6个赛项,契合数字化、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;首次把乡村振兴赛项纳入范畴,凸显服务国家战略的清晰导向。
广东既是制造业大省,科技创新大省,也是技能人才大省。8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让各路能工巧匠得以大显身手;超2200万的技能人才总量,为产业强基撑起了“人才脊梁”。从省赛到国赛,再到世赛,广东近年来屡创佳绩,一定程度印证了产业与人才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仔细观察亦不难发现,广东健儿的夺金点,和广东的优势产业有着较高的重合度,比如制冷与空调、机电一体化、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等项目,智造底色鲜明。
技能大赛不仅是产业变革的“风向标”,也是人才培养的“试验田”。一方面在于实打实的同台竞技,时代向前发展,技术不断演进,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,早就不局限于熟练、“一招鲜吃遍天”,而是要具备“技术的想象力”,能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。两个细节可资佐证:一是,有记者发现,比赛期间,“复合型”“综合能力强”成为了众多教练和专家口中的高频词;二是,这届国赛所有参赛选手中,有博士13人、硕士286人、本科843人,占比高达33%,高学历趋势非常明显。
另一方面在于,探索更好的技能成才模式。获奖本身不是目的,让赛事成果就地转化才是关键。它包括多个方面:对接行业先进标准,深度融入教学体系,加强人才梯队建设,推动产教融合和衔接,乃至搭建成长“立交桥”,破解职业“天花板”,带动“全民练兵”,等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赛事机制上,本届国赛同样在积极破题。比如,对选手年龄的限制放宽至60岁,鼓励产业一线工人精益求精;取得金银铜牌和优胜奖的选手可直接晋升技能等级或破格申报职称,国赛精选项目金牌职工选手将被授予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,让“吃技术饭”成为一种荣光。
创新之道,唯在得人。破除刻板印象并非一夕之功,但好在“技能”已成为一个讨论度很高的话题。比如,对于“本升专”现象,舆论反应出现了一些松动,对部分青年学子的个性选择,不再是一边倒的“泼冷水”。当然,这还不够,或许只有当我们不再使用“逆袭”这类的字眼实盘杠杆配资,去概括他们对人生可能的开拓,不再把“学历”和“技能”看成两条完全分叉的赛道,人人成才、各尽其才的气候才能真正形成,才能让一技之长点亮精彩人生,照亮报国之路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杠杆配资官网 海航客机在莫斯科与另一飞机剐蹭,仍未起飞!客服称正在检查
- 下一篇:没有了